1. <strong id="6hpmh"><pre id="6hpmh"></pre></strong>
    <strong id="6hpmh"></strong>

  2. <progress id="6hpmh"></progress>

    激發用戶焦慮,提高產品轉化率的10種方法

    促銷的真相就是:用戶焦慮了,轉化率就上去了!想要激發用戶焦慮,可以試試下文十種方法。

    先思考一個問題,也是電商人恒久關心的:


    如何提高產品轉化率?


    這道題其實沒那么好回答,因為話題比較大。


    那么,我們換個角度,來思考一個簡單的:


    為什么促銷期間的轉化率一般都會比平時高?


    估計很多人馬上想到:因為降價帶來了實惠。


    嗯,價格是一個因素,不過也不一定是真的降價了。


    很多運營常常會陷入一個誤區:


    • 促銷=降價;

    • 設計促銷活動=要跟老板申請低價。


    其實,想讓用戶感受到實惠可以有很多方法。


    我之前寫過的一篇這方面的文章:《價格的真相:用戶嫌貴,并不是真的貴了》。


    不過,小心別陷入另一個誤區:價格實惠就一定能帶來高轉化率?


    很顯然,這里面是有問題的。那么,到底為何促銷常常能提高轉化率呢?



    1
    促銷的真相:用戶焦慮了,轉化率就上去了!


    在一份精心設計的高質量的促銷方案里,價格絕對只是表面上的主角,背后隱藏著真正的大BOSS其實是:


    如何設計出用戶的焦慮感。


    這份焦慮感會不停地催促著用戶趕緊下單:


    再不買就要等到明年雙11了!


    滿200減100的優惠券還不趕緊搶?


    還剩1分鐘活動就要結束,來不及了!


    超低價的iPhone快被搶完了,庫存告急!


    ……


    以上這些情景,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。


    不斷出現的催促,不斷積累的焦慮,不斷上升的轉化率。


    這才是促銷的真相。


    2
    找對了切入口,才能看到問題的本質。


    每做完一場促銷活動,運營一般都要做分析和總結。


    只是這些分析報告中,常常寫的是:數據好不好、海報漂不漂亮、推廣渠道用了多少、誰的價格更低等等。


    但是,如果我們從焦慮感的角度來重新分析,是否能看出些不同呢?


    就以京東“618”的活動頁面為例吧。



    主色調選擇了代表著亢奮與沖動的紅色;


    使用“狂歡”、“瘋搶”,以及大額返現這樣的煽動字眼;


    三個模特都是一副焦躁且充滿感染力的夸張表情。


    ……


    發現了沒,換個角度后,我們才算是從海報中看出一點真正的門道:用多元素組合出一張暗藏著焦慮感的促銷頁面。


    現在是不是有點感覺了?


    你可以再琢磨琢磨這次天貓618的活動頁面。留意一下四處飛舞的錢、放射狀向外飛出的火箭和光線。



    3
    接下來,我們聊聊正題,可能你會更關心這個。


    如何才能設計出焦慮感?


    我總結出了9種方法。


    第一種方法:時間緊迫


    所剩無幾的時間、飛速流逝的時間。


    團購頁面為什么要有倒計時?


    而且為什么用秒,甚至是毫秒來計時,而不是分鐘?


    就是這個道理。


    讓消費者看到剩余時間不多了,而且流逝的非???,于是產生了要趕緊買的沖動,再不下單的話就買不到了。



    雙十一當天0~1點,很多商家推出了秒殺產品:前11秒2折、前60秒折上折……時間都設置的非常短。


    越短,用戶就越焦慮。


    因為什么都來不及想了,趕緊搶下來再說。


    商家的這種玩法,不僅對自己店鋪有拉動效果,還為整個淘寶雙十一帶起了氣氛。


    所以,真的是商家自己想到了嗎?其實是淘寶鼓勵的。對于商家來說,更大的好處是換取到了淘寶平臺的流量傾斜。


    第二種方法:數量有限


    庫存告急、限量發售、限購。


    電視購物中,主持人總是會反復強調已有多少人打電話進來了,庫存只剩下最后一百件,欲購從速。


    被喬布斯玩得很溜的饑餓營銷,也是這種方法。


   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饑餓營銷不僅能制造焦慮感,讓人早點下手,而且還能提高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。



    事實上,不僅是庫存告急有效果,限制購買數量也會有效果,比如每人限購2件。


    國外有項研究就發現:限制顧客的購買數量往往能夠增加50%的銷量。


    即使你寫上限購20件,也會有效。


    第三種方法:語氣急促


    趕緊、快、立刻、馬上、火速……


    這樣的急促語氣會催著用戶趕緊行動起來,沒時間思考了。


    而且如果合適的話,加上幾個感嘆號?。?!焦慮感又上升了?。?!



    第四種方法:文案短小精悍


    搶!


    馬上搶!


    很明顯,短文案,會比長文案顯得更急迫。


    此外,它還有個好處,易讀性很好,不會產生閱讀障礙。


    有時候寫滿一大堆的產品好處,用戶根本就懶得看。所以短文案的讀完率一般都會比長文案高。


    更重要的是,排版做得好的話,吸引注意力的效果會非常不錯。


    不過,并不是說所有地方都必須只用短文案,這樣子反而不一定好。讓短文案出現在長文案中,能起到更醒目的效果。


    第五種方法:強調損失


    錯過再等一年、優惠券1天后過期。


    強調損失,往往能引起關注,也會喚醒焦慮感。


    損失越大,焦慮感越強。


    2012年的時候,很流行世界末日說——


    瑪雅人的歷法中預言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臨以后,12月22日的黎明永遠不會到來。


    當時這樣的消息流傳甚廣,“嚇壞”了不少人。


    這背后的原理是“損失規避效應”。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,損失更加令人難以忍受。


    也就是說,人們對損失更敏感。


    其實,降價、打折也屬于強調損失——有便宜不占,就是損失。



    第六種方法:設置未完成事項


    “服務員效應”告訴我們:未完成的任務更容易被記住。


    餐廳服務員的記憶往往很好,能夠記住所有桌子點的菜,但是一旦客人結賬完畢,你再去問服務員剛才他們點的什么菜,已經不記得了。


    就這是“服務員效應”。


    人們對于未完成的任務,往往惦記于心。這期間,想到的次數越多,焦慮感就越強,直到任務完成為止。


    利用這種效應,我們可以設計出一些讓用戶無法一次性完成的任務。


    比如預售活動,先付定金,等到活動當日再付尾款。



    第七種方法:行為模仿


    看到別人打呵欠,我們也會跟著打呵欠。


    人有模仿的習慣,有些行為感染力強,比如打呵欠;有些行為感染力不明顯,但不代表沒有影響。


    電影中有很多場面,僅僅依靠人物表情和動作,就營造出了緊張的氣氛。


    電影里的演員緊張,觀眾也跟著緊張起來。


    所以不僅是行為會被模仿,情緒也能被傳染。


    比如文章開頭,我們看到京東618的那張海報中,模特做出了一副焦躁不已的表情,這種情緒就會傳遞給用戶。



    另外,我們所熟悉的“從眾效應”也是一種行為模仿。


    當你看到98077人已付款時,常常也會跟著一起下單,這就是從眾效應。



    第八種方法:速度加快


    加速,可以調動起“高喚醒情緒”。


    何為高喚醒情緒?


    心理學上會把情緒分為高喚醒和低喚醒。


    能讓人心跳加速、血流加快的情緒,就稱為高喚醒情緒。在這種情緒下,人們往往會產生做點什么動作的欲望,比如興奮時會跳躍、緊張時會顫抖、憤怒時會用力揮拳。


    低喚醒情緒則與之相反,它會讓人變得什么都不想做,比如沮喪、滿足。


    事實上,高喚醒情緒是可以增加下單概率的。速度加快,可以調動起“高喚醒情緒”。


    蘋果就運用過這個方法。


    2016年蘋果7的發布會上,做了一個快閃文字的發布會視頻。


    視頻中的文字快速閃現,節奏感很強,快速聚焦注意力,讓觀看者心跳也跟著緊張加速。



    除了文字加速外,其他東西加速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。


    比如:


    • 看一張4倍速奔跑的動圖;

    • 放一首快節奏的動感音樂;

    • 海報中插入幾個速度很快的火箭圖案;

    • ……


    第九種方法:色彩心理學


    色彩心理學是一個非常實用的領域。


    促銷頁面的配色,對營造焦慮感很有幫助。


    不過我不擅長,就直接從千圖網上選了一個搭配好的色系給你們看下。



    第十種方法:制造麻煩


    與直覺相反,制造麻煩有時也能提高轉化率。


    各種教程都告訴我們,購物流程一定要非常流暢,不能有卡殼,因為每一次卡殼都會造成用戶流失。


    但是實際上,麻煩也有正面作用。


    它既能形成焦慮感,也能激發征服欲,讓大腦進入一種緊急狀態,注意力聚焦。


    這一方法,被非常頻繁地運用在游戲的設計中。每一個游戲關卡,都是制造了一種麻煩。


    促銷活動中也可以用到。


    比如:加入會員才有資格購買活動商品。


    這種設計,對會員來說,這是一種身份認可;對非會員來說,只能看、不能買,就是麻煩,于是有了焦慮感。為了消除這種不爽,只好加入會員買買買。


    從這個例子中,我們也能看出這個方法有兩個特點:


    ● 常常要搭配著其他方法一起使用(比如VIP特惠商品);

    ●  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效,有局限性。


    4
    天賦是少數人的,套路是所有人的?!滴鯉煚?/span>


    最后總結下今天的文章:


    1.為什么促銷期間的轉化率一般都會比平時高?


    促銷的真相是:用戶焦慮了,轉化率就上去了!


    不斷出現的催促,不斷積累的焦慮,不斷上升的轉化率。


    2.如何才能設計出焦慮感?


    教你10種方法。



    文章申明:本文章轉載自互聯網公開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
    文章評價
    登錄后可以評論
    立即登錄
    分享到
    亚洲午夜高清拍精品|亚洲永久精品|亚洲_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蜜柚_国产精品无码中文_秋霞午夜久久午夜精品
    1. <strong id="6hpmh"><pre id="6hpmh"></pre></strong>
      <strong id="6hpmh"></strong>

    2. <progress id="6hpmh"></progress>